植物性天然香料是以芳香植物的花、枝、葉、草、根、皮、莖、籽或果實等為原料,用水蒸氣蒸餾法、浸提法、壓榨法、吸收法等方法,生產出來的精油、浸膏、酊劑、香脂、油樹脂和凈油等[1]。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組成十分復雜,因而在英語中,這類產品被稱為naturalfragrance&flavorcomplex,其主要成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萜烯類化合物和含氮、硫化合物[2]。早在公元8~10世紀,人們就已經知道利用蒸餾法分離出植物性天然香料,到13世紀,人們第一次從精油中分離出萜烯類化合物[3]。隨后,又出現了吸附法、溶劑浸提法等提取方法。
我國植物性天然香料資源十分豐富,擁有500多種芳香植物[4],廣泛分布于云南、廣西、貴州、湖北、廣東、新疆等地區。我國已經開發利用的天然香料約有140多種,出口的天然香料近百種,主要品種有八角油、山蒼子油、香茅油、薰衣草油、肉桂油、香葉油、桉葉油、薄荷油、姜油、玫瑰油、茉莉浸膏、桂花浸膏等,在國際香料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相對于豐富的資源,我國的天然香料深加工技術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由于工藝的限制我國的香料資源只有部分被開發利用,很多植物性天然香料只能做到初步提取,一部分產品只能運到國外進行深加工。
目前,我國工業化提取植物性天然香料的手段主要是傳統的水蒸氣蒸餾法和有機溶劑萃取法但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著不足,水蒸氣蒸餾需要高溫,會破壞熱敏性物質,造成低沸點成分流失,高沸點成分不易蒸出,從而影響香氣的完整性。有機溶劑萃取會溶解色素和蠟質成分,并有溶劑殘留,影響產品的質量和外觀。因此,探索新的提取方法減少對有效成分的破壞,有效提取出香成分,使天然植物性香料的香氣更加純正,成為了近些年來我國天然香料行業比較熱門的研究課題。